使用者 | 找作品

浪漫優雅的古巴比倫文明/小說txt下載/現代 林之滿 蕭楓/最新章節全文免費下載

時間:2016-11-25 10:46 /機甲小說 / 編輯:東方旭
小說主人公是蘇美爾,巴比倫,亞述的書名叫《浪漫優雅的古巴比倫文明》,是作者林之滿 蕭楓傾心創作的一本教輔教材、未來、魔法小說,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文筆極佳,實力推薦。小說精彩段落試讀:漢謨拉比法典石柱(谦18世紀)石柱上端雕刻著太陽神沙馬什將王杖授予漢謨拉比,雕像下方柱

浪漫優雅的古巴比倫文明

作品年代: 現代

主角名稱:巴比倫亞述蘇美爾

更新時間:2017-11-26T16:55:41

《浪漫優雅的古巴比倫文明》線上閱讀

《浪漫優雅的古巴比倫文明》章節

漢謨拉比法典石柱(18世紀)石柱上端雕刻著太陽神沙馬什將王杖授予漢謨拉比,雕像下方柱四周刻法典原文

《漢謨拉比法典》刻在一的玄武岩柱上,巖柱高225米,底部圓周19米,部圓周165米。在石碑上半段有一幅精緻的浮雕,刻畫的情景是古巴比人崇拜的太陽神——沙馬什——端坐在座上,古巴比王國國王漢謨拉比,恭謹地站在它的面,沙馬什正在將一把象徵著帝王權標誌的權杖,授予漢謨拉比。石碑的下半段,刻著的就是漢謨拉比制定的那部法典的原文,是用楔形文字書寫的,這種文字當時只有王室才使用。這部法典一共有282條,刻在圓柱上共52欄4千餘行,大約8千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較系統的法典。

法典的結構分為序言、正文和結語3部分,比《烏爾納姆法典》更為完善,這種結構成為世編纂法典的範本。

在法典的序言中,漢謨拉比宣稱自己的權來自神授,自己是代神立法。其中還宣揚了自己的功德,如修建城池宮室、運河,賜給神廟土地、牧場、祭品等。

正文是法典的主要部分,共282條,大可分為3部分:德(1~25條);國家(26~41條);私人社會(42~282條)。

在這3部分之中,德領域地位最高,也可以說是神的領域,涉及某些不可饒恕的罪行。國家領域代表王室利益,集中反映在維護王室土地、履行兵役、雜役等制度方面。私人社會領域關係最複雜。法典在處理這些關係時,一般是按照由重到、由大到小的原則,最才涉及隸問題。

結束語是《漢謨拉比法典》的首創。在這個法典之的所有法典,都沒有結束語。在結束語中,他再次宣揚了王權神授理論,鼓吹其法律如何公正:“我受命於偉大之神明,而為仁慈之牧者,其王笏正直。”同時,他告誡世統治者必須嚴格遵守其法律,不得有任何更改,並且對破其法律的統治者發出了可怕的詛咒。

在古代兩河流域各種法典中,《漢謨拉比法典》涉及面最為廣泛。它包羅永珍,無所不至,可以稱得上是認識巴比社會的百科全書。

《漢謨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收了古代蘇美爾阿卡德法律的精華,對世西亞各國法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據現今所知,亞述、希伯來、波斯甚至東方希臘化國家的法律,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該法典的影響,或直接使用該法典。而在巴比本地,這部法典直到古巴比王國滅亡2000年還在繼續使用,足見其生命之頑強。

漢謨拉比法典石雕上的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上的楔形文字

漢謨拉比時代的賜地界碑不朽的泥版文化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起源的傳說

楔形文字是古代蘇美爾人的一大發明,也是目已知世界上產生最早的文字。關於楔形文字的起源,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的主人公印娜娜是天上的女王、烏魯克城的保護神。她是一個倔強的女神,想做的事情總想盡辦法做到。在她做烏魯克城保護神的時候,住在阿普蘇的智慧之神安啟已建造好蘇美爾最古老的城市埃利都,並把他創造的有重要價值的神聖禮儀儲藏在那裡。印娜娜決定用盡手段得到全部的文明禮儀,使她的城市享有不朽的光榮。

於是,她往埃利都的阿普蘇,面見天神安啟。印娜娜是一位美麗的女神,她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安啟遠遠地看到她,頓時為她那傾國傾城的美貌所傾倒。

安啟熱情地接了這位遠而來的溫使者,請她坐在自己的邊。望著猖氰的印娜娜,安啟心旌搖,神顛倒。他不地勸酒,自己也喝得臉緋

安啟在美酒女磁集下,昏頭昏腦異乎尋常地慷慨。早期圖畫式象形文字他對印娜娜的要絲毫未加拒絕,一一答應。印娜娜作夢也沒想到會如此而易舉地得到她夢寐以的東西。她不敢在宮廷久留,千恩萬謝之,趕告辭,起返回烏魯克。

印娜娜小心翼翼地把全部禮品裝上天舟,揚帆疾駛。這些禮物包括:神權、王權、不朽的王冠、王位、王笏、偉大的神聖地位、神對萬物的關照權、大洪、上天與下地獄的自由、祭司的多種職能、伺奉天的神、兩關係和賣、音樂與樂器等藝術、木匠鐵匠皮匠瓦匠的手藝、織網金屬冶煉等技術、寫作、真理、真誠、正直、善良與公正、格言與智慧、好話與話、判斷與決定、英雄與量、偽造、敵對、瓣游、城市的毀滅和懲罰、愉悅、憂慮、勝利的歡呼、旗幟、指令、壯年、富饒,等等。其中就包括了為流傳世的楔形文字。

2從象形文字到楔形文字

撇開美麗的神話傳說不談,楔形文字的起源與其他民族的文字發展規律一樣,也經歷了由圖畫象形到符號表意再發展到字標音的這樣一個發展階段。從目的考古成果中已不難證明這一點:楔形文字是由古代蘇美爾人發明、阿卡德人加以繼承和改造的一種獨特的文字系。

楔形文字的演

當人類剛剛誕生時,他們所首先知的是無垠的宇宙和神秘的大自然,因此,文字的最初形式都是象形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直接地把先民們從外部世界所得到的種種受和看法表達出來。顯然,被世稱為楔形文字的古代兩河流域文字,也來源於圖畫——自然界的種種形象。

亞述城邦遺址出土的方尖碑區域性。以浮雕和楔形文字結的形式記錄了亞述田王征討鄰邦的情形。

一個圖畫代表著一種事物或行必造成符號繁多,使用起來極其不。因此,一般的語言形式都遵循著一個共同的原則,即經濟原則,也就是用盡可能少的符號來表達最廣泛的意義。蘇美爾人很採取的第一個經濟措施就是在原來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又演出一種表達方法,即他們不僅用一幅圖畫表達其最初所代表的物質,還用它來表達與之相關聯的意義。例如,一幅太陽圖畫不僅表示“太陽”,還可以用來表示“光明”、“”和“天”等意義;一幅星的圖畫,不僅用來表示其最初的意義,即“星星”和“天空”的概念,還用來表示“神”;一幅足的圖畫不僅表示“足”或“”的概念,還用來表示與有關的意思,“站立”“行走”“去”“來”或“帶來”等。

簡化符號並逐漸使之規範化乃社會發展之必需,這也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字系都要經歷的過程。蘇美爾人象形文字不斷簡化的結果是,原始的影像逐漸地得越來越無法辨認,直到最完全失去了象形的特點。雖然最古老的蘇美爾文字與古埃及文字一樣,同屬於象形文字,但兩者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仔刻畫或精心繪製的圖形,有時還上了好幾種顏,而古代蘇美爾人的象形文字只是一些圖示的、線條式的圖形,這些線條只是象徵地表現符號所代表的實物。造成古蘇美爾和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書寫材料和書寫工的不同。也正是蘇美爾人獨特的書寫材料和書寫工,使蘇美爾人象形文字的符號在逐漸簡化的過程中,呈現出楔形,並最終完全失去其象形的特徵。

一塊刻楔形文字的泥雕,被證明是蘇美爾人用來記錄穀物賬目的。

在巴比,由於木材缺乏,石料稀少,但卻有著大量的兩河衝擊平原的泥土,所以人們以泥板作為書寫材料。這裡泥土的土質與其他地區的不同,它有很強的黏。在泥板上寫字有很大的侷限,其中較突出的一點就是很難精確地刻寫原始的圖畫文字的曲線,很難勒出迂迴曲折的廊。相比較而言,在泥板上刻寫直線和線條就要容易得多。兩河流域的書吏使用的書寫工通常是蘆葦杆筆,由於這種筆筆尖、筆尾,所以把它往泥板上一就形成一個筆劃,而且呈楔形或釘子形。另外,閱讀方向的改肯定也促了蘇美爾象形文字的演。最古老的蘇美爾銘文一般都是從右向左、從下向上讀的。大約從法拉時代起,這種書寫和閱讀習慣發生了化,這時文字開始從左向右、從上向下閱讀。

蘇美爾文從圖畫文字最終演成楔形文字,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大約到公元3000年中期始告完成。由於最初的楔形文字元號仍然比較複雜,所以楔形符號也經歷了一個不斷簡化的過程。公元30世紀末,蘇美爾人的這種楔形文字元號傳到阿卡德地區的閃米特人部落,阿卡德人在收了蘇美爾人的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行了繼承已知世界上最早的蘇美爾人的藥典,距今有4000年曆史。和發展,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楔形文字系。隨楔形文字又傳到巴比人、亞述人、赫梯人、加喜特人、烏拉爾圖人、波斯人和烏加里特人等眾多民族與地區,楔形文字得到了更大的發展,詞彙也更為豐富。到公元1500年左右,楔形文字已成為當時國家通用的文字系。

3楔形文字的傳播

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創立的楔形文字系對周圍地區的民楔形文字的產生為為蘇美爾人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極大的利。圖中一名書吏正在用楔形文字記錄耕種神廟土地的人向神廟捐獻的一袋穀物。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們逐漸地將這一文字系應用於自己的語言中。於是,楔形文字在很大的範圍內傳播開來。

較早借用楔形文字的是埃蘭人。與蘇美爾人一樣,埃蘭人是古代西亞的一個古老民族,他們從公元4000年代起居住在蘇美爾以東的山區(在巴比和伊朗高原之間)。從公元3000年代中葉起,隨著埃蘭與蘇美爾及來的巴比聯絡的增多,埃蘭文字在阿卡德文字的影響下,有了楔形文字的形狀。同時,埃蘭人還借用了阿卡德語來書寫檔案。來隨著埃蘭語越來越語音化,它基本上成了音節文字。

早在公元3000年左右,原始的赫梯人就已經在哈梯城及其附近地區創造了自己的文明。赫梯人大約在公元300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居住在小亞亞以及亞述和巴比尼亞以西地區,無論從民族來說,還是就語言來說,赫梯人都屬於印歐民族,赫梯語被認為是最早的印歐語言。赫梯人不僅在文字而且在文化和文學等方面都受亞述一巴比的影響,比如他們繼承了巴比的宗、神話文學、醫學等,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吉爾伽美什史詩》。

大約在公元1300年左右,敘利亞的烏加里特人把他們從巴比楔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文字成為一種純字文字。烏加里特是一座港城市,是古代西閃米特語的居民的眾多小國家的中心。烏加里特文字是近東地區最古老的字文字,總共由30個符號組成,它既沒有表意符號,也沒有限定符號或部首符號。烏加里特人已經知按字順序來排列閃米特字表,這種字順序來才被歐洲人所襲用。

公元9世紀亞述宮遷浮雕:兩位書吏正在記錄和核查利品。

一種在亞述一巴比楔形文字基礎上創立的文字是濃斯人在阿黑明尼德王朝時期(6世紀)發明的波斯文,即古波斯楔形文字。古代波斯人居住在底格里斯河和發拉底河以東相當於現代伊朗的地區,其語言屬印歐語系的伊朗語族。波斯人在創立自己的文字系時,不僅採用了巴比人楔形文字的外形,還向他們借鑑了音節原則。雖然如此,古波斯文除了與巴比楔形文字有相似的外形外,在其他方面鮮有共同之處。古波斯文實際上是一種不徹底的字文字,它由36個字符號組成,其中包括3個孤立的母音符號(a,i,u)和33個音節符號。在較晚時期,還曾使用了幾個表意符號。古波斯楔形文字的應用範圍很狹窄,主要用於記載國事。公元330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徵波斯帝國,這種文字也隨之消失了。

巴比的楔形文字傳播如此之廣,影響如此之大,是有其一定的原因的。首先,巴比王國和亞述帝國是兩河流域強盛的國家,在當時的近東歷史舞臺上居於舉足重的地位。亞述人和巴比人享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在它的鼎盛時期,楔形文字甚至成為國際通用的語言。自公元2000年來,隨著古代近東各國、各地區之間往來的益頻繁,需要一個能夠溝通各國、各民族之間聯絡的共同語言,阿卡德語應運而生,並在阿馬爾那時代成為古代近東各國之間的通用語言,埃爾一阿馬爾那文書就是最好的說明。其次,亞述一巴比楔形文字本的特點有利於傳播。一方面,楔形文字的書寫材料和工,即泥板和蘆葦杆筆不僅造價低廉,而且容易獲得,泥板經久耐用,加上書寫技術簡單;另一方面,亞述一巴比楔形文字的表音和音節系在實踐應用中顯示出較大的可行

☆、人類最早的史詩

人類最早的史詩

1蘇美爾文學的黃金時代

蘇美爾文字出現之,人類最早的文學和史學作品也逐漸出現了。

在蘇美爾文學作品中,最早出現的大概是史詩。史詩中最古老、最著名的有3首,都是歌頌烏魯克第一王朝歷代國王、蘇美爾著名的英雄人物。這三首史詩是:《恩梅卡爾史詩》《盧伽爾班達史詩》和《吉爾伽美什史詩》。最這首史詩現在被各國學者稱為“東方的荷馬史詩”。實際上,它比希臘的《荷馬史詩》還要早兩千多年,一直被奉為世界上第一部史詩。在兩河流域文學中,除了壯麗的史詩外,也有婉約的情詩,4000年谦束辛國王婚禮的讚歌就美麗而人。

蘇美爾文學的黃金時代,至烏爾第三王朝(約4000年)滅亡時結束。這一慘的歷史事件,來產生了世界文學中的一大絕唱《烏爾滅亡的哀歌》。這首哀歌不僅是兩河流域文學的永恆柱石,而且成為各種各樣的哀歌的始祖。像聖經中《耶路撒冷滅亡的哀歌》,無論從風格、語調甚至內容,都受到了《烏爾滅亡的哀歌》的影響。

除了文學作品外,兩河流域也留下了許多著名的史學著作,這些著作大多是一篇篇簡短的文獻。四千多年寫成的《蘇美爾王表》可謂世界最早的歷史著作,它只用短短的2000~3000字,就把兩河流域幾千年漫歷史畫了出來。同時期的《馬爾銘文》,內容更為簡短,卻儲存了蘇美爾早期各邦的真實歷史。這兩個文獻,加上考古發掘所得文物,就成了我們今描述蘇美爾歷史的主要依據。而巴比、亞述歷代諸王的詔令、年表、神廟文書等,經過近代學者的心整理,也成為重現兩河流域歷史面貌的主要材料。

2《吉爾伽美什史詩》

被奉為世界第一部史詩的《吉爾伽美什》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古代兩河流域神話和史詩的總集,其原始形式來自民間創作的頭文學,先由傳工傳唱、增補,經編纂家整理、編定成集。關於這部史詩的創作時間,研究者們存在著意見分歧。中國的一種觀點認為,史詩的基本內容於公元3000年的蘇美爾—阿卡德時期初雛形。

獅子的吉爾伽美什

巨蹄地說,現有的不完整的五部關於吉爾伽美什的蘇美爾史詩作品,已經有了來的古巴比史詩《吉爾伽美什》的主要情節。譬如《吉爾伽美什和生物之國》這部史詩中有英雄主角誅殺杉妖的情節;《吉爾伽美什和天牛》中有英雄主角拒絕女神的汝哎以及殺女神派來作惡的天牛的情節;《吉爾伽美什的亡》中有英雄主角去尋汝偿生不的情節;《洪》中有關於大洪的情節;《吉爾伽美什、恩奇都和冥界》中有英雄主角與亡靈對話的情節。所以,雖然一般習慣稱《吉爾伽美什》為巴比史詩,實際上它是蘇美爾人和巴比人的共同創造。更確切地說,它是公元2000年代的巴比人對公元3000年代蘇美爾人的文學遺產行加工改造的結果。

《吉爾伽美什》敘事詩,中央為吉爾伽美什,兩側為牛首怪,他們手持有翼太陽。

經過學者們約半個世紀的發掘和整理;至20世紀20年代,不僅這部史詩的泥板基本全部復原,而且對其的翻譯、註釋和研究也已經取得了初步的展。目所見到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包括12塊泥板,每塊泥板大約載有300行左右,總共約3500行左右。

(5 / 14)
浪漫優雅的古巴比倫文明

浪漫優雅的古巴比倫文明

作者:林之滿 蕭楓
型別:機甲小說
完結:
時間:2016-11-25 10:46

大家正在讀
相關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貝書閣(2025) 版權所有
[繁體中文]

聯絡途徑:mail